簡介
內容簡介
少年拿著「書寫生命史」的作業問我,
我才發覺,原來我們都是這樣活過來的。
少年拿著「書寫生命史」的作業問我,讓我開始思考自己的生命史,我才發覺原來我們都是這樣的,都是這樣活過來的啊。雖然我從小就是一個「問題兒童」,對很多事情有十萬個為什麼,但因習慣將安全感放在首位,學走路時,沒有大人在旁,我知道要扶著牆或桌椅行走;被亮晃晃的火焰吸引,碰觸的手指起了大水泡,我知道要離火遠一點;當母親的身體躺在廳堂漸漸失去溫度,我知道死亡是怎麼一回事;不必經過戀愛後失戀,我知道愛人是件多麼危險的事,古今中外有許多的愛情故事……
我順其自然在安全的體制內成長,來台北讀書,畢業後教書,又讀書、工作,和一樣來台北讀書、畢業、工作的男友結婚,在大台北近郊貸款買房子,不會是市中心,衛星城市公寓的四樓,和很多人一樣,總是四樓。有了二個兒子,早前與婆婆和寵物阿丹組成六口之家。我為什麼來台北?鄉鎮人口往機會多的都市流動豈非舉世皆然。我有鄉可回,只是一年一年回去又離去,那種感覺自己熟悉、認識的家鄉漸漸遠離,是鄉愁嗎?我在鄉下長成,下一代在台北長成,尋繹後發現,自己的軌跡始終在鄉下和台北流動。這是我的人生,你呢?
本書特色
• 是穿越時間的記憶之書,也是三代情書。
• 是解構如何煉成女兒、母親、作家、老師等多重身分之書。
• 是用瑣碎日常重新認識自己的自白書。
章節
- 我們終將再次相認 楊翠(p.2)
- 楔子 年夜飯(p.10)
- 第一章 七姊妹(p.17)
- 父親的兒子(p.19)
- 沒有名字的歐吉桑(p.27)
- 惑(p.30)
- 我的勞動紀事(p.33)
- 電影院的故事(p.38)
- 問題中年(p.43)
- 小林來台北(p.46)
- 燦爛食光(p.53)
- 第二章 婚姻的顏色(p.61)
- 來散步吧(p.63)
- 欠踹的背影(p.71)
- 男孩的哭聲(p.77)
- 學著「回娘家」(p.83)
- 偽單身生活(p.86)
- 丈夫不見了(p.89)
- 五口之家(p.94)
- 他們的故事(p.97)
- 第三章 少年與中年之年輕的可能(p.105)
- 一見鍾情(p.107)
- 限制級(p.110)
- 那些評價不是事實?(p.112)
- 便當菜(p.114)
- 會給機會解釋的(p.116)
- 霸凌對策(p.118)
- 看人臉色(p.120)
- 說謊的人(p.122)
- 熱情與才華(p.125)
- 年輕的可能(p.127)
- 我真同情妳啊,老媽(p.129)
- 第四章 少年與中年之幸福的可能(p.131)
- 幸福的可能(p.133)
- 煮夫哲學(p.138)
- 阿杰的父親節禮物(p.141)
- 生命史(p.143)
- 慷慨(p.145)
- 走不準的鬧鐘(p.147)
- 過長的青春期(p.149)
- 親子保存期限(p.151)
- 第一部腳踏車(p.153)
- 學習(p.155)
- 少年們獨立了(p.157)
- 第五章 自己的房間(p.161)
- 移動的夢想(p.163)
- 書的房間(p.168)
- 氣味(p.170)
- 查無此人(p.173)
- 謊言(p.180)
- 專業作家生涯(p.182)
- 第六章 陪你一段(p.187)
- 我的寵物史(p.189)
- 阿丹的成長史(p.193)
- 嚮往著不熟知的世界(p.196)
- 變成什麼動物?(p.198)
- 大病初癒(p.200)
- 阿丹老了(p.202)
- 再見,阿丹(p.204)
- 第七章 無牙的笑容(p.207)
- 忘性(p.209)
- 記憶與回憶(p.211)
- 我的美食地圖(p.213)
- 悠悠歲月(p.221)
- 跟火車一起老去(p.223)
- 第一堂課(p.225)
- 阿嬤迷路(p.227)
- 尾聲 孤獨之旅(p.231)
作者簡介
作者簡介
林黛嫚
出生於台灣南投,23歲以〈最後一段〉獲得全國學生文學獎小說首獎,開始與文字為伍的生涯。24歲出版《也是閒愁》,成為希代小說族當紅作家。曾任東華大學駐校作家,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、文藝協會文藝獎章、中山文藝獎等。
公費就讀台北女師專,畢業後在小學任教,並持續於台灣大學中文系夜間部進修,後獲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、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。1987年起進入《中央日報》副刊工作,直至2006年《中央日報》暫停出刊,近20年副刊編輯生涯,成為其寫作生涯中最重要的生命歷練。歷任《中央日報》副刊主編、《人間福報》藝文總監、三民書局副總編輯。
著有小說《閒愛孤雲》、《閒夢已遠》、《今世精靈》、《粉紅色男孩》、《單獨的存在》等,及散文《推浪的人:編輯與作家們共同締造的藝文副刊金色年代》、《本城女子》、《時光迷宮》、《你道別了嗎》等。另編有《中副五十年精選》、《台灣現代文選小說卷》、爾雅版年度小說選《復活》等。現於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任教,講授台灣現當代文學及寫作課程。
FB留言
同作者書籍
同書類書籍